龍鳳團茶的制造工藝,據宋代趙汝勵《北苑別錄》記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過黃、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選勻整芽葉進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內兌水研細,再入龍鳳模壓餅、烘干,整個制作過程耗時費工。龍鳳團茶有大小之分,制作精湛。大龍團八餅一斤,為北苑督造貢茶者丁謂初創。小龍團二十餅一斤,則為其后的蔡襄所創,所以歷史上有前丁后蔡之說。由于丁、蔡督造貢茶的優質,致使他們平步青云,丁謂官至宰相。蔡襄召為翰林學士、三司使。
由此可見, 宋代百姓想為官,除了科舉考試等之外,還能通過制作茶餅這條途徑,于是更推動了斗茶的風俗,不少人掠取名茶進貢,以此升官發財。當時宋人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曾載“鄭可簡以貢茶進用,累官職至右文殿修撰、福建路轉運使。”根據史料記載,宋代進貢皇室的龍團鳳餅茶共有四十多多種,如龍團勝雪、萬壽龍芽、無疆壽比、御苑玉芽、啟沃承恩、太平嘉瑞、無比壽芽、龍苑報春、萬春銀葉、瑞云翔龍、龍鳳英華、玉葉長春等。由于這些團餅茶生產的極高要求,將中國制茶藝術達到了登峰造級的地步。
聯系方法: 18770912197
--
◆ From: 60.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