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機緣巧合,我曾有幸參加過由公劉子茶道組辦的第二屆武林斗茶會。當時曾說:“童子何知?躬逢勝餞。”兩年之后,當我再一次游走于第四屆全國武林斗茶會的賽場時,不盡感慨:“童子依舊何知?而勝餞則更勝從前。”
四方來賓,高朋滿座
斗茶的賽場,從室內轉戰室外,從過去的茶樓換遷到現在的茶都名園。兩年前,參與比賽的擂臺雖只十余席,但已足夠使賽事如火如荼。如今,武林斗茶會又被稱為全國武林斗茶大會,名稱上的變動,能折射出規模上的今非昔比。光賽區就有五個,參賽的茶席更是有星羅棋布之感。細數名單上的各位負有盛名的嘉賓時,你會明白什么叫高朋滿座;了解到每位選手來自何方時,才能體會到什么叫四方來賓。
沏泡茶賽區場景
隨著一聲“開賽”的令下,數百位參賽者各自來到自己的賽席,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除了常規的六大茶類之外,還專設了藏茶的比賽茶席。每一席的評委既有茶界資歷深厚的學者先輩,亦有年輕有為的后起之秀。茶席之多,賽區之廣,反倒令我這個觀賽者應接不暇。每一位參賽者,都是來自于各地的茶藝精英,各有千秋。每一張茶席上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都值得我靜靜流連。所以想好好的觀賞這一席的表演,沒過多久,目光卻又被那一桌的精彩所吸引。想去那一桌看看紅茶沏泡的技藝,又實在割舍不下這一席上綠茶茶藝的典雅。一雙眼,只恨看不盡賽場上每一處的精妙,兩只腳,一刻都不得閑的奔走于各大賽區之間,即便腰酸背疼筋疲力盡,仍然不愿意停下腳步,因為空氣中總有一縷茶香在吸引我向前。
藏茶賽區場景
相比于疲于觀賽的我們,茶師們到真的成了以靜制動處變不驚的人。淡定的神情,嫻雅的姿態,化開了賽場上本該緊張的空氣,每個人都在不緊不慢的關注著自己杯中的香茗,四周環境怎樣,仿佛已入不了她們的心境。即便是你已在敬茶而我才開始沖泡,你已經結束我尚未完成,也絲毫不見選手有任何的慌亂。每一泡茶湯入喉之后,裁判們都會細細點評濃淡是否合意?時間是否得當?但無論裁判們是贊揚也好,指點也好,茶師們都是不喜不怒微笑以對,虛心聆聽心領神會。輸贏如何似乎無關緊要。圍觀一旁的參觀者,此時也安耐不住好奇,雖然一知半解,但也聽得津津有味,偶爾還會拿出一只小杯,乞上一杯茶,來感受裁判員話中的各種滋味。而面對著觀眾偶爾討要一杯茶湯的請求時,茶師們也每每慷慨應允。贈一杯茶,分甘同味。
白茶賽區場景
今年的斗茶會上,有幸觀賞了聽聞已久的“仿宋斗茶”。過去,這只在書上看過詩里聽過,今日終于可以一睹它“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的風采。
仿宋斗茶賽區場景
參賽者各個身著漢服,凝神而坐,手持茶筅,擊打茶湯。動作嫻熟而敏捷,急促而輕快,也許只有茶師自己才懂得,看似單調的動作背后,是多少年的研習和磨練。就一個動作來回著反復著,一盞茶若要成型,茶藝師須得擊打成百甚至上千下,即便是我們觀賽的看客都看著覺得累了無聊了,茶藝師依然鎮定自若毫不疲倦,一招一式,都依據著古法,就連注水,用的都是“注子”,而非普通茶壺。再細看那些“注子”,個個全是瓜棱形,古色古香,連瓶身上的開片都透著溫潤柔和的光。打聽之下才知道,這些用于比賽的執壺,有的就是古物,因而大家都格外珍視,輕拿輕放。驚訝之余也再次感嘆賽會承辦方的細致和用心。漢服、古物、加之古老的技藝,有那么一瞬的恍惚間,真的感覺像是穿越回了千年之前。
副裁判長示意選手獲勝
動作結束,一盞盞茶湯也成型了,裁判員們打分之后,迫不及待的觀眾們早已紛紛簇擁到茶盞前,就是想看看這宋代的茶湯,究竟是個什么樣子。只見湯花漂浮,稠若粥面。嫩綠的顏色中還帶著奶白色。平時愛吃抹茶的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樣的茶湯一定帶著一股牛奶香味,哪知細品之下才發現,不但沒有,茶味反而比普通的綠茶更香醇更濃烈。茶湯滑過喉嚨的一瞬間,我仿佛明白了,這便是八百年前宋代的味道,古老而遙遠的味道。
裁判長示意選手獲勝
一組一組的選手,輪著上臺,都是這樣一個動作反反復復。其實整個斗茶的過程并不復雜,在我們觀眾看來,就是抹茶粉和著水然后擊打。但就是這個簡單的過程,卻是經過多少代的傳承和發揚,才走到了今天,也是經過多少茶人的努力才最終將它搬上了賽臺,使它得以重現于人前。
賽區兩旁,從事茶相關產品的商家們展出了精美各異與茶相關的商品,供來人觀賞購買,品茶之余,把玩一下各式茶具,紫砂壺細膩油亮、青瓷杯千峰翠色、建窯盞細如毛發,再挑選幾件頗具古風的茶道服,感受一下做茶人的樂趣。一日下來所聽所見,比書卷上來得更為豐富生動許多。
斗茶會上,我看的出一個“斗”字,卻看不到“斗”字之下本來該有的劍拔弩張嚴陣以待。參賽的茶藝師們,明明互為競爭對手,但是開賽前,她們謙恭的互敬茶禮;賽會之后,又三三兩兩的尋一隅僻靜之地,重新溫杯燙盞,一壺佳茗,開始海闊天空侃侃而談。
開幕式上的射箭演藝
也許她們從未將對方視作對手,于她們而言,斗茶會不是賽場,而是展示和傳播的平臺,展示自己的技藝、氣度還有自己的美,傳播一種文化,茶文化、和文化甚至還有漢服文化。又或許是我一開始就想錯了,斗茶會本就不是以爭斗為目的。茶湯中,重要的是水溫是比例是時間,但說到底是茶藝師的心思所在,只有安之若素怡然自得的心境下,才能全神貫注的泡一杯好茶,如果一開始就抱著爭勝之心又怎么能清靜?如果心中真的懷揣了一個“斗”字,那才是真正的輸了。所以在面對裁判的指點時,茶藝師們也不會不悅,因為于他們而言,這是一種交流,名家的指點難能可貴、字字珠璣。
第二日,斗茶會上那些品質優異脫穎而出的茶品,便被依次拍賣。競價落槌間不斷升高的不僅是茶價,更是競價人對茶品的肯定和期待。所謂千金難買心頭愛,對于愛茶人而言,品一口好茶的意義勝過萬千,非價格可以衡量。沒有比賽,也終于可以閑下心來好好逛一逛這茶都名園。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奇怪,喧囂和寧靜原本是兩個相反的概念,但有時候卻也能并存不悖,就如同這茶都名園一樣,園外是車水馬龍的凱旋路,但僅僅一墻之隔,院內的茗樓內卻寧靜非常。諸多名茶在這里開設店鋪,即便不購買也能了解各地名茶種類,許多茶品已經名傳數年,但我居然不曾聽說,坐下來聽聽見多識廣的店主講授茶事,更覺對于茶,我知道的還是太少太少,一逛半日,還是意猶未盡。
觀賽越久,就越覺得“茶”,真是一種神奇的東西。香非迷離,卻令人神往;烈不及酒,卻會醉人;不是珍饈,卻能上癮。雞鴨魚肉,未必要天天都有,但是茶卻一日都離開不得。當你不曾走入茶人的世界時,你會覺得茶的世界很小,無非就是一片樹葉和一杯清水的結合而已。然而當你走入了茶人的世界之后,你才會知道,就是這葉與水的一剎那的結合,在溫度、比例、時間的機緣巧合下,才成就出那種讓人喜愛了千年的味道。走進了茶人的世界,你會發現茶人的世界是這樣的大,從粗粗了解六大茶類,到開始悉知每一類茶中的各種名茶,再到每一味茶品的生長、采摘、制作、品質……每一次的深入了解就是推開一道未知的門,門后是一片學問與情趣織就的廣闊空間,在這其間探索徜徉,其樂無窮。茶藝師手中的那些陶杯瓷盞中,一遍遍流過的是茶湯,也是技藝是閱歷、是四季春秋、是自己的日月時光。茶湯的滋味,值得啜飲;茶人的世界,值得探尋;茶人的精神,值得悟求。
桑草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