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淵源流長,明代,散茶興起,極需儲存茶葉之良器。錫金屬之性格為涼、燥,而貯茶之環境恰需涼爽與干燥,故錫茶罐貯茶相宜。因而清代、民國錫茶罐貯茶大行。
劉仁山系清代制錫茶罐名家,但傳世精品十分罕見,人們只聞其名,未見其高端作品。2025年1月11日,公劉子茶道“月圓茶道研修班”之迎新茶會上,公劉子茶道展出清代劉仁山錫制菊瓣形茶葉罐,參與茶會的眾茶友帶著崇敬的眼神,細細端詳這一清代錫茶罐之傲驕風采。
相關史料記載,劉仁山系清代制錫茶罐名家。工于以精錫仿古制茶壺,并刻字畫。本次展出之清代錫制菊瓣形茶葉罐,系十二瓣形,并刻字畫,留名:仁山。
更令眾茶友驚艷的是,經過了100多年,此茶罐之蓋可以慢慢地滑下,嚴絲合縫地密閉,并發出輕輕的一聲“呯”,表示合到底了。
看到這一切,眾人無不驚嘆于古人之良工巧匠的精湛技藝,能有這樣表現的茶葉罐只有在當下高精度機床機器控制下才能制成的。
撰文:周文棠于2025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