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武林斗茶會暨首屆南宋斗茶會開幕升旗儀式
蒞臨本次大會的嘉賓有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梁朝清副會長、宋少祥榮譽副會長,發展部陳永昊部長、學術部沈立江部長;杭州市政協副主席、民進杭州主委趙光育;(國資委)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綜合處處長、茶館標準化推廣管理工作委員會主任孫喆;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虞榮仁會長;茅盾文學獎得主、浙江農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人文·茶文化學院院長王旭烽教授;浙江德清茶文化研究會費羅坤會長、《中國茶葉》主編黃飛等。
擔任本次大賽的三十余位裁判由專家與武林斗茶競賽裁判員組成,有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虞富蓮研究員;浙江大學生物與技術學院副院長王岳飛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徐南眉研究員;浙江農林大學系主任、蘇祝成博士;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助理胡民強副教授;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張星海茶學博士等;擔任裁判員的有湖北宜昌職業技術學院孫海燕、上海文君茶道劉群、湖北精德堂舒松、安徽蚌埠君品茶葉周世琴、陜西漢中呂小紅、江蘇淮安楚州名茶坊陳小桃等。
圖為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梁朝清副會長宣布“第三屆武林斗茶會暨首屆南宋斗茶會開幕!”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梁朝清副會長宣布第三屆武林斗茶會暨首屆南宋斗茶會開幕。大會由著名茶道專家、中國茶葉博物館周文棠研究員與麗水學院尹雋副教授主持。杭州市上城區茶文化研究會楊全歲會長作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辭,對來自中國十多個省市的嘉賓與茶友們蒞臨參會表示熱烈歡迎。
著名茶道專家、中國茶葉博物館周文棠研究員主持大會
本次斗茶大會共設有五大賽項,分別是仿南宋斗茶、茶湯鑒評、茶湯對茶樣、沏泡茶能力競賽、茶品優劣競賽。現場,眾多基層茶從業者、茶愛好者圍住擂臺進行觀摩交流,而參賽者們卻兀自“巋然不動”,心無旁騖地舞動著手中的茶品,濃濃的文化氛圍盎然其中。
仿宋斗茶PK場景
擂臺泡茶PK場景一瞥
茶湯對茶樣PK場景
上午第一場比試為仿南宋斗茶,選手們都做了精心的準備,從服飾到發型,從點茶技法到器具,都將劉松年《斗茶圖》中的神韻模仿的惟妙惟肖。當選手們以執壺注水,茶筅筅茶,爾后在斗笠盞中出現那煥如積雪,曄若春敷的沫浡,以及隨時有可能幻化的“茶百戲”,現場觀眾不禁驚嘆宋人的審美情操竟如此精進。四個黑釉茶盞中出現的“武林斗茶”四個大字引起了與會嘉賓們的濃厚興趣。
斗茶品PK,茶師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虞富蓮研究員在斗茶品PK賽中點評
下午進行的各項復賽、決賽,漸入佳境,每位選手都拿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以期將自身對茶的愛好轉換為藝茶好手。沏泡茶能力及茶品優劣的比拼尤為激烈,現場專家與裁判員也紛紛為選手及觀眾講解,緣何取勝?在勤奮努力之外,懂茶禮,知茶性乃是取勝的關鍵。什么樣的茶配合多少溫度的水以及多久的浸泡時間,都由茶性來決定。
與現行的茶藝活動相比,武林斗茶注重對茶的本真的追求:五種比賽分別要求選手能泡出一杯好茶、能品出茶湯優劣、能分出茶品高低,能品茶湯識茶樣;仿南宋斗茶重現了800多年前南宋茶事盛況。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組團參與第三屆武林斗茶會活動
第三屆武林斗茶會暨首屆南宋斗茶會場景一瞥
各地諸多單位、學校、茶人參與了本次盛會,組團參與的有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微茶樓、寧波觀摩團隊、浙江農林大學等。通過歷屆武林斗茶活動,將促進各地斗茶活動的開展,增進人們對各類茶品的認識和了解,有助于開拓評茶方法的探索,有助于人們培植雅藝精神,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營造氛圍。把普通的飲茶活動,提升為適合于社會生活的茶競技活動,寓教于樂,為基層茶工作者搭建直接交流與碰撞的平臺,是本屆大會的特色,吸引了各地茶人前來杭州共襄盛會。
經過激烈的競賽,大會共決出四十項優勝獲獎項目。
本站2013年10月28日訊 青苔撰